修订的教材将结合生物分离工程的发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具有应用基础性和工程性人才为目标,系统介绍生物分离原理及其应用。本教材保留了初版的基本构架和主要内容,兼顾了应用技术的广泛性、新颖性、前沿性和实用性,除了对各种分离过程(过滤、离心与沉降、细胞破碎、萃取、吸附与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沉析、膜分离、结晶、干燥及辅助操作)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全面介绍外,还注重基本概念的阐述、数学工具的应用及放大过程分析,这有助手引导读者进一步系统、深入地学习和思考生物分离技术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为了便干读者阅读,本书仍然将生物分离的一般过程分为4个步骤,即不溶物的去除、产物粗分离、产物纯化及产品精制,将已有的和新近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进行了分类,以单元操作的方式逐一介绍,并列举了大量实例,同时,每章前加思维导图,便于读者领会章节精华。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教师和相关产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技术,并重点介绍生物分离工程从原料预处理到产物精制整个技术过程的各个关键环节。 欧阳平凯,南京工业大学, 教授 院士。欧阳平凯教授从1985年就已经对本校生物工程专业开始了《生物分离工程及装备》的教学实践,在英文教材《Bioseparations》的基础上,开展了中英文双语教学先后承担了教育部《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教育厅《探索生物分离工程教学新模式》教改项目,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997年由欧阳平凯教授主编的《生物分离原理及技术》一书由化工出版社出版,并在本校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使用,教材内容详尽、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结构合理,具有工科专业特色,得到了学生及国内同行的广泛好评。 1绪论/001 11生物分离工程的历史及应用002 1.2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内容及工艺特点003 1.2.1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内容003 1.2.2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工艺特点004 2过滤/005 2.1过滤的基本概念006 2.2关于过滤的一般情况012 2.2.1不可压缩滤饼012 2.2.2可压缩滤饼013 2.3连续旋转式真空抽滤机的操作原理015 2.3.1滤饼的形成015 2.3.2滤饼的洗涤015 2.4过滤的设备及其结构017 2.4.1过滤设备的分类017 2.4.2过滤设备的选择018 2.4.3过滤介质018 2.4.4典型过滤设备的种类和结构019 习题023 3离心与沉降/025 3.1颗粒的沉降026 3.2重力沉降式固液分离设备028 3.2.1矩形水平流动池028 3.2.2圆形水平流动池029 3.2.3垂直流动式沉降池029 3.2.4斜板式沉降池030 3.3离心式沉降分离设备及其原理030 3.3.1管式离心机032 3.3.2碟片式离心机033 3.4离心分离过程的放大035 3.5离心过滤分离过程分析及其设备037 3.5.1离心过滤分离过程分析037 3.5.2离心过滤设备039 习题041 4细胞破碎/042 4.1细胞壁043 4.2化学破碎法044 4.2.1渗透冲击法045 4.2.2增溶法045 4.2.3脂溶法046 4.3机械破碎047 4.4其他破碎方法049 习题050 5萃取/051 5.1萃取分离原理052 5.2单级萃取056 5.3多级逆流萃取过程058 5.4微分萃取操作060 5.4.1微分萃取设备简介060 5.4.2微分萃取过程的解析计算法061 5.5液-液萃取设备与流程063 5.6固体浸取065 5.6.1固体浸取的原理与计算065 5.6.2浸取设备067 5.7超临界流体萃取069 5.7.1超临界流体的性质070 5.7.2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072 5.7.3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073 5.8双水相萃取077 5.8.1双水相萃取法概述077 5.8.2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080 5.8.3双水相萃取的应用083 5.9反胶团萃取086 5.10络合萃取087 习题088 6吸附与离子交换/089 6.1吸附类型090 6.1.1物理吸附090 6.1.2化学吸附090 6.1.3交换吸附090 6.2常用吸附剂091 6.2.1活性炭091 6.2.2活性炭纤维092 6.2.3球形炭化树脂092 6.2.4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092 6.3吸附等温线095 6.4影响吸附的因素096 6.4.1吸附剂的性质096 6.4.2吸附质的性质096 6.4.3温度097 6.4.4溶液pH值097 6.4.5盐的浓度
阅读更多
漫游鲸二手书店
微信扫码去买书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