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似乎是标签最多的哲学家:生机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启蒙主义者、反形而上学主义者、虚无主义者、古典主义者、敌基督论者、法西斯主义者……问题在于,形形色色的标签到底有助于我们理解尼采,还是阻碍了我们触及尼采这一“自由精神”?如果有人想从尼采那里学到点什么东西的话,最为稳妥而谦逊的做法,就是踏踏实实地阅读尼采。尼采的《善恶的彼岸》一书有个副标题:“未来哲学的序曲”。我们知道,尼采一生都致力于一种“未来哲学”,而《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则是这一努力的思想结晶——可同样众所周知的是,此书又十分难懂。为了进入尼采的思想宫殿,从“序曲”着手最为稳妥。在1971年至1972年,施特劳斯在美国圣约翰学院开设了一期尼采研讨班,专门讨论《善恶的彼岸》。在这次讲课中,施特劳斯将尼采视为一位严谨而有深度的写作者,并力图像尼采本人一样来理解尼采。通过对文本进行字里行间地推敲,施特劳斯直击尼采思想的核心:对哲人的捍卫,或者说,对哲学生活——这一最卓越的生活方式——的捍卫。
阅读更多
漫游鲸二手书店
微信扫码去买书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