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9章,分别是:第1章,绪论;第2章,美国应急通信的发展;第3章,政府应急通信线专网的建设;第4章,数字集群应急通信;第5章,卫星应急通信;第6章,互联网与应急通信;第7章,移动网络与应急通信;第8章,业余线电与应急通信;第9章,促进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的对策建议。全书融专业理论、应用技术和典型案例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当今相对完整的应急通信发展体系,力图为读者系统地把握应急通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全面的参考。 姚国章,中国通信学会会员/江苏省通信学会应急通信专委会学术秘书,江苏省城市应急协会理事。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5年,研究方向集中在应急管理、应急通信等领域,已培养相关专业方向的研究生10余人。获奖:先后两次获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息化百名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全国首届信息化研究成果奖三等奖一项;江苏省软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江苏省发改委创新成果三等奖一项;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项;江苏省高等院校重点教材一项;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 001 第1章 绪论004 1.1 “通信”基础004 1.1.1 “通信”的概念005 1.1.2 通信系统的分类006 1.1.3 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007 1.2 应急管理概述007 1.2.1 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009 1.2.2 应急管理的主体与客体010 1.2.3 应急管理的过程011 1.2.4 应急管理体系012 1.3 应急管理的阶段划分013 1.3.1 “应急管理”四阶段模型图013 1.3.2 “应急管理”四阶段的特点014 1.4 应急管理中的通信支撑015 1.4.1 应急通信保障015 1.4.2 通信系统应急保障016 1.4.3 应急通信保障与通信系统应急保障的关系016 1.5 通信技术在应急管理不同阶段的应用017 1.5.1 通信技术在防灾减灾阶段的应用018 1.5.2 通信技术在灾害准备阶段的应用019 1.5.3 通信技术在灾害响应阶段的应用020 1.5.4 通信技术在灾后恢复中的应用021 1.6 应急通信的概念021 1.6.1 国际对应急通信的理解023 1.6.2 国内对应急通信的理解024 1.6.3 对应急通信的新认识025 1.7 应急通信的类型026 1.7.1 I/O to G应急通信026 1.7.2 B/A G应急通信027 1.7.3 G to I/O应急通信027 1.7.4 A I/O应急通信028 1.7.5 应急通信的类型与应急通信技术的关系030 1.8 应急通信的特点030 1.8.1 时间、地点的随机性031 1.8.2 容量需求的不确定性031 1.8.3 通信技术的多样性032 1.8.4 信息形式的多样化032 1.9 应急通信的主要技术033 1.9.1 有线通信技术033 1.9.2 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双向对讲通信)033 1.9.3 卫星通信技术034 1.9.4 互联网技术034 1.9.5 IP多媒体网络技术034 1.9.6 移动通信技术035 1.9.7 线局域网技术035 1.9.8 广播网络技术035 1.10 应急通信网络035 1.10.1 应急通信网络的一般组成036 1.10.2 应急通信网络与各种通信网络的关系037 1.11 本章小结039 第2章 美国应急通信的发展042 2.1 美国应急通信体系概述042 2.1.1 美国应急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043 2.1.2 美国应急通信体系的管理046 2.2 美国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046 2.2.1 城市应急联动911系统049 2.2.2 国家报警系统054 2.2.3 国家线系统FNARS055 2.2.4 灾害信息报告系统DIRS057 2.3 美国国家应急通信计划058 2.3.1 计划出台的背景059 2.3.2 国家应急通信计划的执行概要060 2.3.3 国家应急通信计划介绍062 2.3.4 对应急通信未来状态的定义063 2.3.5 国家应急通信计划未来状态应急通信的实施064 2.3.6 国家应急通信计划未来状态应急通信的衡量067 2.3.7 国家应急通信计划的结论067 2.4 美国应急通信的应用068 2.4.1 “911”事件中的应急通信068 2.4.2 卡特里娜飓风中的应急通信069 2.5 美国应急通信发展的经验借鉴069 2.5.1 战略层面应急通信计划的制订070 2.5.2 应急通信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070 2.5.3 应急通信资金投入有明确的计划指导071 2.5.4 重视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与技术应用071 2.5.5 积极开展应急通信标准研究项目072 2.5.6 明确应急通信中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划分073 2.6 美国公共安全通信系统的性能设计073 2.6.1 设计背景074 2.6.2 国家公共安全网络建设所需考虑的因素077 2.6.3 公共安全网络设计和系统的功能特性081 2.6.4 原型设计、协作和测试082 2.6.5 多个利益相关者082 2.6.6 程序化注意事项084 2.6.7 结论和建议085 2.6.8 案例评析085 2.7 本章小结087 第3章 政府应急通信线专网的建设089 3.1 政府公共安全通信的演进089 3.1.1 政府公共安全通信的演进框架090 3.1.2 政府公共安全通信演进的相关技术091 3.1.3 政府公共安全通信的需求094 3.1.4 任务关键型语音和数据的融合094 3.2 政府应急通信线专网概述095 3.2.1 政府应急通信线专网的概念095 3.2.2 政府应急通信线专网的建设要求096 3.2.3 政府应急通信线专网的定位097 3.2.4 政府应急通信线专网的功能需求098 3.3 国际、国内应急通信专网建设情况098 3.3.1 国际政府应急通信专网发展状况099 3.3.2 我国应急通信专网建设的现状100 3.4 加快我国政府应急通信专网建设的必要性100 3.4.1 公共电信网络的性能法满足应急通信的需要101 3.4.2 应急响应人员之间不能用移动电话进行通信联络102 3.5 政府应急通信线宽带专网的建设102 3.5.1 政府应急通信线宽带专网的概念103 3.5.2 LTE已成为政府应急通信线宽带专网建设的首选技术104 3.6 美国公共安全线宽带网FirstNet的建设与发展案例1
阅读更多
漫游鲸二手书店
微信扫码去买书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