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本简介: 战国时代: “这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时代,各国靠实力来说话。在一些国家发生的变革特别引人注目:吴起在楚国厉行政治革新,秦国采用公孙鞅的主张大兴变法,赵国厉行胡服骑射。变革的创议者如吴起、公孙鞅虽然因触犯贵族们的利益而惨死,却使这些国家因变革而国富兵强,在各国纷纷扰扰的讨伐和吞并中占了上风。” 吞并六国: “因公孙鞅变法而日益强大的秦国是这一时期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征战连连得手,终于吞并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霸业。政治家扩张的野心和天下分久必合的历史责任从来密不可分,历史的车轮就是这样辗着无数牺牲者的血肉隆隆前进。” 楚汉相争: “在这十年中,战火烧到全国每个角落。有史以来,中国人还从没有遭受过这么大的灾难。有若干使人目瞪口呆的大事,一个接一个发生:第一是,日正中天、绝不可能灭亡的秦王朝政府,霎时灭亡,其速度之快,创造空前纪录(但不绝后)。第二是,陈胜、项羽两位平民崛起,又立即消失……第三是,流氓出身的刘邦,扫荡群雄后,建立了为期二百一十五年的西汉王朝。” 匈奴崛起: “似乎是上帝注定的,每一个强大的国家,都会有一个同样强大的敌人。敌人的个体可能随时更换,但敌人不变。西汉王朝时代的敌人是匈奴汗国,唐王朝时代的敌人是突厥汗国跟吐蕃王国,宋王朝时代的敌人是辽帝国和金帝国,明王朝时代的敌人是女真,清王朝时代的敌人犹如倾盆大雨,更不得了:英法美德俄日,以及小如绿豆的比利时、荷兰。” 黄老之治: “《资治通鉴》在进入西汉王朝后,不断刊出当事人的奏章,诸如‘上书’‘对策’之类,这些都是重要文献,当时社会的和政治的心态,以及人民的痛苦——时代的整个横断面,都在这些文件上历历呈现,它包含了太多和太重要的史料,像董仲舒五千余字的‘对策’,竟使中国人的思想,被统一两千余年。像主父偃的‘上书’,可从中了解汉匈战争中,由于西汉政府官员腐败,人民的悲惨命运,在对外抗战的光芒下,掩藏着多少血泪。” 开疆拓土: “这个庞大的广达五百万平方千米的陆上大帝国,在当时的已知世界上,唯我独尊。使其他所有的邻邦,惊恐慑服。跟西方的罗马帝国,遥遥相对(假使两大帝国那时发生武装冲突,将更壮观)。而这个庞大的版图,从此之后,两千年间,除了越南北部及朝鲜半岛北部脱幅而去外,其他地区,没有特别变动,在以后领土更猛烈扩张时,西汉王朝所拥有的疆域,被世人称为‘中国本部’。” 宫廷斗争: “古今中外,有宫廷就有宫廷斗争,但西方的宫廷斗争,没有中国宫廷斗争来得残酷。中国宫廷斗争不外两项标的,一是‘夺床’,一是‘夺嫡’。有时候合而为一,有时候分而为二,像赵飞燕,是纯属‘夺床’;而戚姬,则纯属‘夺嫡’。不管哪一类,最后都是血腥收场。发生在公元前一世纪初期的西汉王朝的宫廷剧变,属于另一类型,是宫廷跟政府之间的‘夺权斗争’,一个皇帝(刘贺)被罢黜,一个政府首领(霍光)家族全部被屠杀。” 万里诛杀: “在当时已知的世界里,中国唯我独尊。盖世英雄陈汤,率领远征军,在首都长安遥远的西北,航空距离三千四百千米外,中亚巴尔喀什湖西南,击斩匈奴郅支单于,砍下人头,向中央献捷时,指出:‘胆敢冒犯强大中国的,距离再远,也要诛杀!’豪气上干霄汉。千年之下,我们仍听到这个声音,为之热血沸腾。” 昏君辈出: “政府好像一只猕猴,掌权官员好像玩猴戏的班主。创业君王对猕猴百般珍惜,喂它、养它、爱它,为了它不惜杀人千万。而那些末代帝王,却认为猕猴是死不了的,揍它、打它、拿刀砍它——谁劝阻他不要砍它,他就把谁恨入骨髓。结果是,猕猴死亡,猴戏班主没有了猴,只好全家倒毙。” 王莽篡权: 王莽用和平手段取得西汉王朝政权,是儒家学派赞不绝口的“禅让”的实践。可惜的是,王莽在正常的官场操作中,是第一把好手,一旦掌握专制大权,却没有能力运转。用官场那一套,使自己步步高升有余;用官场那一套治理国家,便一无是处。王莽绝顶聪明,只缺少智慧。他跟项羽十分相像,用尽心机夺取到大好山河,却被自己愚不可及的蠢动断送。他们到死都不了解,或拒绝了解失败的真正原因。 全国混战: 改朝换代型战事,是五千年历史特有产物。一个王朝覆灭,一个政府崩溃,野心家们风起云涌,就像一群疯狗,抢夺那块政权骨头。有的自己抢,有的帮别人抢。抢到手了的,摇尾系统一声呐喊,疯狗就成了圣君英主。而那些躺下来的尸体,则成了盗匪。在激烈的抢骨头厮杀中,每个野心家的口号,千篇一律是“为了人民”!结果千篇一律的都是为了自己。人民悲哀地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棋子。 马援之死: 马援一生东征西讨,战功赫赫,最终身染瘟疫,病死战场。“马革裹尸”成语,就出自他的口中。刘秀则是中国历史上少数不诛杀功臣的皇帝之一,却在马援尸骨未寒之际,听信鲨鱼群的诬谄,大发雷霆。
阅读更多
漫游鲸二手书店
微信扫码去买书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