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1928年生于福建永春,散文家、诗人。 他少年成名,20岁便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他的文笔优雅瑰丽,在往后将近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承接着中国文坛耀眼的光芒。 在人间,他一生都与梵高有着深深的羁绊。1990年,他远渡万里,只为在荷兰完成那场迟来了一个多世纪的灵魂之约。 在艺术领域,梵高笔下那星光月晕的交辉,照耀了他此生无法明说的情愫;那既非天文也非地理的宗教幻景,对他而言就像是一场睁眼的美梦。 他沉醉于热烈而悲壮的明黄,向往着化身葵花,于是在诗中写下——“昂不垂之头,去追寻一个高悬的号召”。 在其逝世之后,懂他的人为“人间失余”而哀恸,却也为两个寂寞的灵魂终能在天堂相遇而欣喜。 文森特·梵高 荷兰后印象派代表画家,1853年生于荷兰南部布拉邦特。 他的艺术生涯无比短暂,年近30岁开始学画画,37岁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一生平凡,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得到了400法郎,但在身后,他的作画的价值,却已超过了一个小国的财富总量。 梵高活着的时候,贫穷、孤独,不容于世间。当他死去,世界才幡然醒悟,报之以遗憾的惊叹。 于梵高自己而言,那荒诞而绚烂的画作,其实只是在向世界传递一个讯号:每一个寂寞的人,生命里一定要找到一只关切的耳朵。 若说人类艺术史上创造奇迹的人都是天才加精神病,那么梵高在此之外至高无上的价值,则是他终其一生只为艺术殉道的伟大人格。
阅读更多
漫游鲸二手书店
微信扫码去买书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