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不在“中国文化”的视野之外,野兽在“中国文化”的框架中,毋宁说是另一版本的“人类”,若“人类”是“正版”,则野兽就是“盗版”,这两个版本通过“君子比德”、“天人合德”等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人处野兽与圣人之间,这是中国哲人给“人类”的定位,故“禽兽不如”一语,不是对野兽的贬语,而是对“人类”的贬语;“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一语,不是对“人类”的高扬,而是对野兽的高扬;“饮食男女,人有此性,禽兽亦有此性,未尝异也”一语,是对“人类”与野兽的平等相待;“性不是则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与”一语,不是在警告野兽,而是在警告“人类”……
阅读更多
漫游鲸二手书店
微信扫码去买书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