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鲸二手书店
淘二手好书+回收闲置图书
花木状
花木状
| 河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911645
原价: ¥28.00
销售价:¥3.90元
参与书籍回收后,可享更低价格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

“花木诗”的写作缘起于2009年11月30日晚,那晚我对爱人王文平说,你监督,我要重新学习花木。 时间回溯到1987年3月9日晚。我约王文平踏春雪漫步在河南农大的小花园,很“容易”就谈到了诗,谈到了1986年7月号《诗刊》发我的《让我们去大漠》。然而豪情壮志最终只停留在诗歌中,毕业时我没有去塔克拉玛干石油勘探局报到,没有去感悟胡杨和开拓者的风骨,却选择了郑州的悬铃木,并于当天晚上选择了早春中的大榕树和树下的对话。 20多年来,我们有很多共同点,也有许多的不同。比如,同样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写诗。当她为了孩子基本辍笔,专心于她的植物保护与园林专业,我却得以延续如许年。耳濡目染,我对她成天念叨和呵护的花木产生了一些兴趣。自然何状?花木何状?人何状?当自然生态和诗歌生态需要诗人重新审视的时候,我真正了解和理解身边的花木吗? 其实,更早的花木教育始于幼年,院子里爷爷栽下的挂着蜂巢的老柳树,外婆家的两株石榴和一大片枣树,湖北荆门的竹林和油松林……他们都生长在最初的记忆里,不曾凋谢,不曾老枯。 可以说,北方的常见花木,或多认识,但从未像爱人那样用植物学的眼光审视他们。他们总与我们相伴,我们却忽视他们的存在,更不在意他们的快乐和苦痛。 一树一人生,一花一世界。三年多来,我陆续写了100多首,且多是北方花木。他们的皮肤、枝干、叶子、花朵、果实,调动着、结构着我所有的知识、记忆、情感。而从植物学到诗意的衔接、转换,考量着我和花木的距离、诗与花木的距离。 对于花木而言,状态永远不是问题;对于诗歌而言,题材永远不是问题;对于诗人而言,思想永远是个问题。而所有的创新,只是路径,不是目的。不创新毋宁死,惟思想可以生。 花木何状?诗人何为?与其停留在谴责环境恶化、文化沙漠的层面上,还不如就从今天开始植树造林,移花接木,营造诗意的精神生态。

阅读更多

相关推荐

漫游鲸二手书店

漫游鲸二手书店

微信扫码去买书

漫游鲸二手书店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