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除了很小的孩子,几乎每个人都会对数字、加减乘除规则了然于胸,但却未必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数学逻辑。 保罗・洛克哈特这本书,以风趣幽默的故事讲述了数与计数的起源和发展。这些内容从不曾出现在课堂里,是我们数学基础中缺少的重要部分。真正理解数与算术,才是造就数学大厦的根基。 对于孩子来说,保罗在书中引导孩子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通过游戏与故事让孩子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逻辑与数学思维,能够全面理解数是什么,加减乘除的规则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们有自己的不同特性。这对于小学生们学好数学,以及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都非常有意义。 对于数学爱好者来说,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数与算术这个老话题,则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认识。保罗以他的方式重新讲述数在人类生活中的发展历史,讲解每一次改变背后的缘起,记数系统新旧交替时所产生的矛盾等,打破我们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对于深陷数学噩梦的人来说,保罗风趣幽默的行文、简洁明了的讲解,可以安抚你曾经受到的数学伤痛,在阅读时候会有很多“WOW”时刻,让你重新理解所学过的知识,也重新看待数学。 【内容简介】 懒,竟是数学思维形成的动因? 最会讲故事的美国传奇数学家,带你发现数学之美,领略数学思维的优雅迷人。 这本书邀请我们通过一个数学老师的眼睛体验数学之美。书中涉及记数系统的简略发展历史,从人们为什么要计数,数是什么,再到最原始的石子计数,到不同进制与语言的记数法,从原始部落、埃及、罗马、中国和日本,到印度和欧洲,加减法是如何在不同的记数法中实现的。之后又延伸至十进制下的加减乘除运算原理,还涉及负数和分数系统,讲述为何人们最终选择了十进制,它背后又怎样的人类历史故事,十进制和公制带来的优势是什么? 保罗通过一个个风趣幽默的小故事,为我们展现数字发展背后的数学思维与人们的考量。哪些方法太过于费时费力,我们便会因为“懒”舍弃它,以一种更简洁、便利的方法取而代之,人类的“懒”,竟然是推动数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因! 【名家推荐】 今天的世界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数字,但随着廉价、可靠的计算设备的出现,我们对掌握算术的需求从未减少。保罗・洛克哈特在这本精彩的新书中指出,我们从手工计算的苦差事中解脱出来,使得我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回过头来反思几千年来算术的整个发展过程。什么是数?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数?他们又是如何表示数的?毕竟,数是人类杰出的发明之一,可以说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比轮子更大。洛克哈特讲述了它们的精彩故事。 ――齐斯・德福林,数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 这既是一本数学书,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讲述思考方法的书。世界各主要文明数字的起源和发展占了很大篇幅,在我阅读本书之前,完全没有想到有人能将这个问题描述的如此丰富有趣,可见作者对数学起源发展研究的深厚功底,也让读者对现实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数字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从自身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中深刻体会到,所掌握的基础的深度与创新所能达到的高度是成正比的。知其然是一座房子,知其所以然是这个房子的根基,有了根基的房子才能对抗风雨和时间的考验。培养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习惯,一定会受益终身。 ――杨孟飞,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万物都讲究量化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通过“数”来度量、 描述甚至感受一切。数学是科学之基础,算术则是其中最古老的部分,看似人人皆知的规则背后,其实历经了千百年人类智慧的锤炼。《极简算术史》兼顾了算术的科学严谨与深邃之美,同时辅以趣味插图,于数学科普图书来说,既普及了算术这门传统艺术,又生动传神地勾勒出数学之美。 ――罗金海,《公式之美》作者,科普号“量子学派”创始人
阅读更多
漫游鲸二手书店
微信扫码去买书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