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是在我们过去20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已经达到的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情况的了解和理解,从理论上对其中表现出来的规律和趋势进行概括的成果。其主要的价值在于形成了一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包括三个板块:*个板块是绪论,回答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问题;第二个板块是由*编和第四编组成的宏观框架,回答在全球范围内,在全球、区域( 地区)、国家、基层四个层面,国家和公民社会两个主体,在现实与虚拟两个空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如何进行的、表现出什么样的特征、主要的理论思潮有哪些等问题;第三个板块是由第二编(公民教育)、第三编(政党改革与思想政治教育)组成的重大问题研究。毎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重大问题或曰“主问题”。我们选择了当前本学科应该回答的这两个主问题。以上理论框架,既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该掌握的知识系统,也可以作为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重要参照,供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 陈立思,1948年5月生,广西桂林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团校优秀教师,中国青少年研究突出贡献奖获奖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及共青团工作等方面的教学研究。主要著作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五届全国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图书奖,全国团校优秀教材奖,入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建30周年标志性的30本著作”)、《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类精神文明史(现代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在《求是》、《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X》、《红旗文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 高峰 1960年生,山西人,法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伦理学会会员、理事。主要从事西方公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外比较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个人专著四部,参编著作与教材七部,发表论文七十余篇,主持省(市)部级以上项目课题四项。主要著作有《美国政治社会化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史》等。其中参与编著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部组编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统编教材,担任副主编)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曹骏,1954年9月生,陕西蓝田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海峡两岸青年青年问题研究所所长,《统一论坛》编委。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台湾问题和海峡两岸青年问题研究。出版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三项。主要著作有《苏联剧变与体制问题》、《台湾政党政治与政治生态研究》、《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参编)等。 绪论一、“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意识、特点和发展前景三、如何进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四、本书的内容框架和特点第一编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概述第一章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概述第一节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第二节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和趋势第三节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管理第四节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理论和思潮第二编各国公民教育第二章公民教育概述第一节公民教育的演进与内涵第二节公民教育在当代兴起的背景第三节公民教育的思想与流派第三章欧美发达国家的公民教育第一节美国的公民教育第二节英国的公民教育第三节法国的公民教育第四节德国的公民教育第四章日本和新加坡的公民教育第一节日本的公民教育第二节新加坡的公民教育第五章世界公民教育的比较与分析第一节东西方公民教育的不同特点第二节不同国家公民教育的比较与分析第三节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三编各国政党与思想政治教育第六章社会转型、政治变革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第一节当代政党政治格局的变化第二节社会转型、政治变革与政党政治第三节政党政治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七章德国的政党与“政治养成”教育第一节德国的政党政治第二节德国政党领导政治教育的法律依据第三节德国统一后的“政治养成”教育第八章英国的政党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节英国政党与政党政治第二节英国保守党、工党的意识形态第三节英国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九章俄罗斯的政治变革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节从苏联的解体看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第二节由乱而治的俄罗斯政治历程第三节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第四节“俄罗斯新思想”的内容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第十章日本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节日本政党政治的发展及“1955年体制”第二节自由民主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节民主党——民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第四节日本新生代政治家的崛起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更新第十一章各国政党与青年组织第一节政党与青年组织第二节政党青年组织的特征及其作用第三节新时期政党青年组织的变革第四节新生代政治家的成长第四编全球化条件下跨国的、多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第十二章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的青年事务第一节联合国基本理念的发展演变第二节联合国青年事务和青年政策第十三章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联盟的青年工作第一节欧洲一体化:背景、历程、目标和价值第二节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联盟的青年工作第三节欧洲青年工作的特色、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第十四章公共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节“五月风暴”:社会思潮影响下的社会运动第二节“颜色革命”:选举与动乱第三节巴黎青少年骚乱:民生与政治、接纳与排斥第四节非政府组织中的意识形态渗透参考文献后记
阅读更多
漫游鲸二手书店
微信扫码去买书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