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之誉,《曾国藩家书/家藏文库》总结了他修身治家的宝贵经验,深契中国人的人伦应世之道。《曾国藩家书/家藏文库》整理者写有万余字导读,详细阐释曾国藩家书与家教的独特之处。重读曾国藩家书,了解曾氏家风与家教,对当下社会家庭建设会起到积极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曾国藩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家书》收录了曾氏道光二十年(1840)至同治十年(1871)前后写给家人的书信,其内容主要为治军、治家、治学方面的经验总结,虽有些迂腐不当之论,但大体遵循的是儒家传统思想,特别治家、治学之论,深契中国人的人伦应世之道,故而广受欢迎。<span>曾国藩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之誉,《曾国藩家书/家藏文库》总结了他修身治家的宝贵经验,深契中国人的人伦应世之道。《曾国藩家书/家藏文库》整理者写有万余字导读,详细阐释曾国藩家书与家教的独特之处。重读曾国藩家书,了解曾氏家风与家教,对当下社会家庭建设会起到积极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span><br /><span> 曾国藩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家书》收录了曾氏道光二十年(1840)至同治十年(1871)前后写给家人的书信,其内容主要为治军、治家、治学方面的经验总结,虽有些迂腐不当之论,但大体遵循的是儒家传统思想,特别治家、治学之论,深契中国人的人伦应世之道,故而广受欢迎。</span><br /><span> 市场上已有多种《曾国藩家书》,除了岳麓书社及中国书店的为全本,多数为选本,其中有以时间为序选择有代表性的家书,读者可以从中了解曾国藩生平大略;有以内容归类,分为“修身篇”“从政篇”“处世篇”“劝学篇”等,读者可以各取所需,从中获益;也有些插图本、翻译本,可供年龄不大、古文水平不高的读者参考。中州古籍出版社作为一家古籍社,其规划的“家藏文库”中就包括《梁启超家书》(已经出版且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曾国藩家书》等等,并在《曾国藩家书》的策划及撰稿中形成以下特色:</span><br /><span> 1.编排新颖,弘扬正能量</span><br /><span>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一位恪守礼教的理学大师,讲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曾国藩看来,臣子必须尽臣子的责任,父亲应有父亲的样子,儿子需守儿子的礼数。这种“角色”意识,也明显地体现在曾国藩的家书之中。根据家书的对象不同,可将家书分为“与祖父家书”“与父亲家书”“与叔父家书”,对于这些长辈,曾国藩格外尊敬,在通信对象前往往使用“禀”字;“与夫人家书”“与诸弟家书”,曾氏在通信对象前常常使用“致”字;在“与子侄家书”时,曾国藩使用的是“谕”字。“禀”“致”“谕”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的背后是一种潜在的角色意识在发挥作用,即对于曾国藩这样讲求理学之人,他要做贤孙孝子,他要做仁兄爱父。这种角色意识,为我们解读曾国藩家书提供了绝好的途径。尽管由于时代局限等原因,曾国藩有不少需要批判的地方,但是他的这种角色意识给予今天的启示在于,大家都按照角色办事,即父亲做父亲该做的,丈夫做丈夫该做的,儿子做儿子该做的,推而广之,处于什么地位就做与这个地位和身份相符合的事情,这样各行各业都会涌现出一大批立足岗位、兢兢业业的人才,社会也必将是稳定繁荣、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当是我们按角色解读曾国藩家书的现实意义所在。</span><br /><span> 2.版本可靠,取舍精当</span><br /><span> “家藏文库”的特点之一为:必须为读者提供可靠的阅读文本。《曾国藩家书》依据传忠书局刻本为底本,广泛参考了岳麓书社、中国书店等出版机构的整理成果,为读者提供可靠的阅读本子。今天存留的曾国藩家书近1500首,限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原因,一般读者还是无法全部阅读,需要从中精选一部分。我们充分比较后,坚持突出重点、减少重复、辩证看待的观点,选择近500封家书。所谓“突出重点”,就是要把曾国藩治家、治学的经验提炼出来,如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箴言”等;所谓“减少重复”,即对于曾氏反复唠叨的话语有所删减,保持高阅读的新鲜感;所谓“辩证看待”,即采取实事求是的精神,全面展示曾国藩的面貌。如曾国藩没有与诸女写过信,但与儿子的书信中涉及对于女儿的教诲,实际可以看作对女儿所作书信,如在《谕纪泽》(同治二年正月二十四日)家书中有所表露:曾国藩知道女婿性情乖戾、脾气暴躁,但仍然让女儿柔顺恭谨、不可有片语违忤。接着又搬出三纲五常的一套,告诫一番,还以自己服官的经历,劝女儿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在曾国藩看来,“读书居官,世守礼义”的曾家女儿应该忍耐顺受。从这些家书看,曾国藩是一味让女儿“耐劳忍气”、甚至宁愿牺牲女儿幸福以维护“世守礼义”家风的近乎苛刻的父亲。针对这样的家书,我们也不加回避,但予以特别说明,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批评。</span><br /><span> 3.注释简明,易读易懂</span><br /><span> 考虑到读者的阅读能力高低不齐,我们为《曾国藩家书》做了注释。注释的对象主要是一些难懂的字词、典故及典章制度方面的内容,这可以省却读者翻检工具书之苦。在简明的注释之外,我们于文前列出曾国藩家书对象的生平,方便读者了解曾氏家族成员的基本情况,从而更好地阅读家书。我们还请作者作了《角色意识与曾氏家风》的导读,在这篇万余字的导读中,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曾国藩本人及家书方面的内容,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拓展。这样的整体设计,都是以读者为中心,希望为读者提供一本可供“家藏”的《曾国藩家书》。</span><br /><span>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更是一个开明的父亲、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梁氏一门九个子女都能成为各自领域里的杰出人才,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梁启超的教育影响。梁氏在性情、品格,以及眼界、胸怀等诸多方面都高人一筹。他的家风与家教,也往往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梁启超写给孩子们的每一封信,都传递着他的体温,娓娓道来,透着坦诚、平和、真挚和暖意,种种人生道理就这样在“润物细无声”的诉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观其一生,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耕耘劳作,心血浇灌,*终结出了丰硕果实,九个子女,个个成才,而且把梁氏家风与家教传给了下一代。</span><br /><span> 梁启超一生所写家书数量很多,有近百万字。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梁启超家书》(解玺璋整理并做导读)选取了那些*能够体现梁启超的亲子之爱,体现他对儿女们的期许、关心、指导教育,体现梁氏家风家教的书信202封,这些家书,以《饮冰室合集》为底本,参照《梁启超年谱长编》和《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进行精编精校,为了使读者更全面了解梁氏的家风家教,附录部分收录了《双涛阁日记》及《三十自述》、《哀启》等内容,可参读,解玺璋撰写了两万余字的导读更是详细介绍了梁氏家风家教的之所由来,相信读后定会使你掩卷沉思。因书信数量较多,且相关史实注释较多,图书在版式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适读性,采用了页下注
阅读更多
漫游鲸二手书店
微信扫码去买书
扫码访问微信小程序